中國人講究和氣生財。我們都說,控制不好自己情緒的人做不了大事情,正所謂“本事不大,脾氣不小”。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自己又很難忍得住不發飆。例如那些常常接聽電話的員工,哪怕脾氣再好也有被電話里的人惹毛的時候。為什么會發火?一方面社會給我們的壓力太大,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急躁,向別人發脾氣,是一種可以達到自我安慰的途徑。發脾氣可以說服自己:我現在的痛苦處境不是因為我自己過失,而是因為對方的自私和無能造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脾氣大”的員工未必真的都是沒情商的菜鳥,他們也許只是想推脫責任。
職場新人常常把學校的書生氣帶到職場中來。職場和學校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學校你和某個同學爭吵撕逼甚至大打出手也不會影響你的校園生活,你談你的戀愛、學你的習,對方也過對方的日子,大不了就不來往了,你們也不能把對方怎么樣。甚至,到了畢業之際,說不定你們倆還能相逢一()泯恩仇。但在職場上可不一樣,工作上常常需要幾個人互相配合完成,哪怕是不相干的部門之間,也會有需要合作的一天,你想繞都繞不過去。但在你們撕破了臉之后,相互之間難免心存芥蒂,再合作可就難了。就算你們能夠放下心中的偏見,不過礙于自己的面子和其他同事的風言風語,你們也很難拉下臉來友好合作。
每當身邊有人爭吵時,我們都會勸他們:不要發火、不要發火,冷靜、冷靜。但凡事無絕對,有的問題其實是必須通過發飆才能解決的,你不發飆,對方還以為你好欺負。發飆有時候也是一種表明原則的手段。發飆的時機和對象把握得當,也可以幫助你實現目的。特別是對那些職位較高的人來說,適當的發飆也可以樹立威信,讓其他人不要得意忘形。
需要注意的是職場新人是沒有發飆的條件和資本的,這只會加速你的離職。
和同事鬧翻之后如何挽回?
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同事,你們破裂的關系是必須要修復的。爭吵之后的短時間內,趁著記憶還新鮮、矛盾還單一的時候兩人修復好關系的可能性比較大。等到幾個月、一年過去之后,雙方都不記得當初為什么撕逼了,光剩下相互討厭,那問題就大了。
主動溝通
爭吵之后雙方都會后悔“為什么自己要發飆”,這時候如果有一個人走出來主動溝通、嘗試和好,那么對方一般會接受你的善意。他甚至會認為你值得尊重,為你的氣度所折服。
轉移矛盾
你們的矛盾一般都是因為工作產生的,所以你可以順勢把矛盾產生的原因推給第三方。比如你可以這樣說:“不就是為了公司這點破事兒嗎,咱們為這個吵也沒啥意思,錢都讓別人賺了,自己還落一個壞心情,何必呢?!边@樣一想,對方也會認同你的說法,轉而把氣撒給別人,一起吐槽吐槽老板不好么。
到最后小編也沒有說發飆好或是不好,而是告訴大家要考慮得失。如果你通過發飆能夠產生的正面效果超過了負面影響,那么偶爾發發火也無妨;但如果你只是因為控制不住情緒忍不住和人撕逼,不光對你沒有產生任何幫助,反而要費你更大的功夫去為自己的魯莽行動擦屁股的話,那我還是勸你忍一忍吧。